第277页

斩邪[校对版] 南朝陈 895 字 2022-11-0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手里拿着的,便是一篇抄写下来的《岳阳楼记》。

读着文章,元文昌不动喜怒,看不出是甚态度。半饷,读完之后,放下文卷,目光隐晦,自言自语道:“龙君请饮,是甚意思?莫非真要应和皇帝的那道密旨不成?”

作为封疆大吏,手握重权,元文昌手眼广泛,在京城中不知埋下多少眼线,情报发达,许多事情根本瞒不过。

“如此,便是造势了。哼,不过一介寒门士子,无兵无力,那势岂是凭空造得起来的?”

“不亢不卑,胸怀高远,倒是个人才。更难得年纪轻轻,便养气有所成,若能罗致麾下,当为助力。”

对于陈三郎,元文昌确实动了爱才之心。上次乡试的鹿鸣宴,他带甲前往,出对子考陈三郎,便存着这份心思。

“心向明月,希望明月能照吾。否则的话,莫怪老夫雷霆轰击,乌云扫月了。”

人才固然难得,但若不能为之所用,便是碍手碍脚的荆棘,当除之。

第一百九十六章 豢养道兵,风起云涌

明月当空,繁星点点。

这已是陈三郎回到泾县的第三天。

三天来,大排筵席,全城宴饮,好生热闹。

泾县出了个状元郎,喜贺不可少。地方乡绅、名流、宿儒等都备着厚礼登门拜访;至于陈三郎的同窗们,自是不能落下,相约汇集而至。

排场礼节整整做了三天才告一段落,宾客散去,喧哗消弭。趁得空闲,陈三郎巡视完村坞根基后,健步上山,去见逍遥富道。

许久不见,这道士依然一副“好做高人”的姿态模样。自从在此地落户,建立起逍遥观,他正是凭着这副模样收获了诸多信徒,观中香火一天比一天鼎盛。瞧得镇守河神庙的蟹和雄平两妖都有些眼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