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细节问题,陈三郎也不纠结,问道:“张仙人到此,所为何事?”
“仙人”一词,可是莫大高帽子,后面所问,却是故作糊涂。
“张仙人”干咳一声,反问:“陈状元与这崂山道士有甚关系?”
陈三郎坦然道:“他是我的客卿幕僚。”
闻言,张师兄与正光对视了一眼,先是了然,随即觉得可笑:崂山道统破败,嫡传弟子流落四方,居然去投靠了个七品县令,说起来,倒是有点搞笑。好歹也是一方门庭的嫡传呀,不去王侯门第,不去封疆大吏府中,却委身在小小县衙,太跌份了。
是,陈三郎近来风头甚劲,才华横溢,但出身低,根基浅薄,又适逢乱世,注定只会是昙花一现的过客。一旦战乱起,便会遭受灭顶之灾。
不,现在已经开始乱了。
逍遥富道投靠这样的主,难道期望能东山再起,光复门庭?
简直贻笑大方!
第两百六十八章 恩怨相报,是非两看
适逢乱世,各方门庭都没有闲着,虽然出家人不念红尘,只是国运变动,牵涉万千,安能不分杯羹?于是以“扶龙庭”的名义,四处活动,青城、龙虎、昆仑、峨眉等等,倒没想到道统已经破落的崂山,硕果仅存的一个嫡传弟子居然也跑到红尘中当起了客卿幕僚。
其实这也没什么,谁不想光耀门楣?
只是逍遥富道的选择值得商榷,那么多地方不去,偏偏选了个县衙。崂山虽然不行了,但好歹千百年的招牌,还是金漆尚存,能吃得开。再说了,嫡传弟子就算碍于修道年短,修为不甚高深,但始终是得到真传的修者,能施展神通,在凡俗中已是陆地神仙般的存在。
故而,以逍遥富道的情况去某一州郡投靠刺史大人绰绰有余,很容易便得到赏识,委以重任。
道法显世,妖魔出没,军伍中对于修者的需求颇为迫切,每一州郡中,都养着为数不少的修者,他们当中本事有高有低,良莠不齐,也不排除有滥竽充数的角色。
真正出身门庭道统的弟子去到,定然会受到隆重欢迎的。比如当初的正阳,下山去扬州,只短短几日工夫便成为元家的座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