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页

斩邪[校对版] 南朝陈 976 字 2022-11-06

问题在于,以前曾有算计,得罪了陈三郎,现在再想去,要是被驱逐出来,那就颜面无存了。

无奈,诸人只得让陆景去找陆清远——陆清远在武平县主事,是陈三郎的人,有他中介说情,陈三郎可能会给面子。

短短时间,人情变幻,真是唏嘘。

陆景本来觉得这儿子糊涂,赖在一个破县城不走,不识时务,不料时来运转,原来儿子才最有眼光。想到几大家族的族长央求的神色,他就油然得意起来。

他亲自跑到武平县去找儿子,陆清远自然答应,他也希望家族能够搬入府城中。

后来的事很顺利,陈三郎自不可能因为过往一些枝节跟梅花谷的人置气,同意众人迁入。

几个家族高兴不已,姿态放得很低,以捐献的名义赠与府衙五千两银子。

到了后来,府衙缺人,公榜招纳,这些家族的族长们赶紧吩咐下来,要族中的子弟去应聘入职。

家族中人,自幼教育得当,知书识礼,自然容易过关,只是现在的职位大都为次要,属于那些做事辛苦,但功劳不大的那种。

这就是来晚的缘故,好位置,都让人给坐了。

众人心里暗暗懊悔,为何当初陈三郎进山时,自家没有答应出来呢,瞧人家郭楚,俨然三把手了,即使身残,但居高位,换算起来,还是同知。再看自己,就是个吏呀,跑腿的,相差不知几百里远。

懊悔归懊悔,事情还得做,努力地做,陈三郎奖赏分明,只要有表现,便能上位。

最重要的是,陈三郎现在铺的摊子不小,肯定不甘心窝在崂山,如果能击败蛮军,那陈三郎便是雍州刺史了,到了那时,还怕没位置?

一想到这,众人就如同打了鸡血般兴奋起来,不怕苦不怕累,就怕上头不给事干。

倒不是他们太过于乐观,想得简单,可都到这个地步了,还能有什么念想?

朝廷方面,元文昌大军都打到五陵关下;凉州铁骑驰援京城后,凉州空虚,蒙元大军趁虚而入……瞧这样子,雍州这边,朝廷是不可能兼顾得上了。那么身在雍州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找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