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

虽然县令只是口头的表扬和称赞,甚至连赵长夏叫什么名都没问,但村民们可是看明白了,县令不会管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会因为赵长夏的大胆叛逆之举而处罚“他”。他们若敢得罪赵长夏,被“他”教训了,也只能算是自讨苦吃。

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劲,县令为了缓和气氛,忽然指着赵长夏腰间的香囊,道:“这个香囊上面的刺绣很是精致,我能看看吗?”

赵长夏摘下香囊递给他,道:“此乃娘子所绣。”

里正问:“明府好眼力。这曲家娘子可是咱们县十分有名的绣娘,她的亡母更是出身皇绣的岳氏绣娘。”

县令忽然问赵长夏:“令妻可曾绣过一幅《麻姑祝寿图》?”

赵长夏心中一动,道:“年前受人所托,绣过一幅。”

县令恍然大悟,却没有就《麻姑祝寿图》发表什么见解,只把香囊还给她,道:“令妻手艺精进了不少。”

“谢明府赞誉,小的深感荣幸。”

县令道:“令妻也是妇人女子之楷模呀!”

众人虽然不明白这俩人在打什么哑谜,但看得出县令对曲清江的刺绣手艺极为推崇,心情更是复杂。

刚才还想恶人先告状的那村民后悔不迭,暗道,就不该这么天真的!

县令走后,他以为赵长夏会报复他,但赵长夏还没有对他怎么样,里正就先让人将他架到了自家门口,狠狠地鞭挞了几下,道:“我让你在县令面前胡说八道!”

他的家人吓得跪在里正家门前求饶,他也哭着说以后都不敢了。而其余村民只是围观,没一人敢上前主持公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