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镯儿满口应下,从荷包里抠出三文钱来递给老伯。

老伯见镯儿准备走了,亲自走到门口帮镯儿拉开了帘子,又嘱咐道:“路上小心些。”

镯儿从这家小店出来,因为喝了暖暖的面汤,果然觉得身上暖和了很多,劲风再吹到身上,也不似方才那般冷了,再想到这十分让人亲切的老伯,连带着心里也都跟着一起温热了起来。

她摸着鼓鼓的肚子走出去半路,镯儿这才想到自己原本为的是探究一下其他饭馆的特色菜品,却竟然将此事忘了个干净。

接下来的几日,镯儿依旧在四处寻找一些饭馆去吃,果然,这些饭馆能在浔州城做下来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有些是因为处在街口,往来方便;有些是因为会做其他地方的口味;还有一些则是真的会做一些稀奇古怪的菜品,让人能尝出来乐趣。

还有一些,是在新意上做了功夫,如在酒楼内请了说书先生,弹琴匠人的,装潢精巧也不在少数,为的就是让客人觉得有趣。

剩余的不少部分,则是因为醉云楼的出现,已经形势不容乐观了。

镯儿逛了几天,终于将这附近的一些饭馆都逛的差不多了,她总觉得懵懵懂懂,像是抓住了什么,却又没有头绪。

接下来,镯儿打算再去一个地方。

她照旧先回了住处将自己一身知味楼的衣服换了下来,十分熟门熟路的一路来到了那个酒楼门口。

离得还有些距离的时候,就听到有十分殷切的声音道:“吃的可还好?下次再来咱们醉云楼吃饭啊!”

没错,镯儿准备去的这个地方,正是醉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