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火爆几乎是必然的,无非就是早与晚而已。
此时一在国外问世,立刻便大展其威,像收麦子一样的成片收割着粉丝。
特别是在美国,表现最为出众,作为一首乡村音乐,受众面实在是太广了,老少通杀。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天,难以想象等到一段时间的发酵,名气彻底打出去后,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一场伊莎贝拉钢琴大赛,带给何笑的好处可谓是数之不尽。
新作品和老作品都被带动了。
其实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比如写作,新的作品上架推广,带来的粉丝也会去关注老作品,提升整体的订阅量,周而复始,不断累积。
何笑的履历不算是空白,有着过往的作品在,就会引来新的粉丝关注,他要是在拍摄几部电影就更好了,效果绝佳。
可惜何笑现在在乐坛混的风生水起,等到再去影坛发展不知道要多少年后了。
外界的网络上纷纷攘攘,一朝成名天下知。
而何笑本人却不知情,他此时还在比赛现场观看其他选手们的表演。
在他之后,各路选手们也是各展神通,其中南赛区走出来的猛人也上场了,弹奏了一曲钢琴难度十级的曲子,艳惊四座,拿下了九十四分的超高评价,比何笑还要高出一线。
何笑是靠着原创的新颖拿的高分,而这位猛人则是凭借存粹的技术。
十级难度的钢琴曲,手指都快弹飞了,全都是残影,带给观众们的是最完美的视听享受。
这也让何笑收起了骄傲的心思,他纵然有着一个世界的文明做底蕴,可若是大意轻敌,最终冠军之战鹿死谁手还真未可说。
毕竟北赛区的那位天才和垄断西赛区所有报道的马丁此时还未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