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页

他们全都来到贡院了。

本来,文考之前,还有一场武考,会决出武状元,但洪易本就已经是西域封疆之主,自然不必再参与这等层次的角力。

今日,贡院开门。

足足九千举子,各色各样的人都有,年老的甚至有八九十岁,甚至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

“那位老举人,怕就是前朝的那位谢文渊了,他虽然只参加了一次科举,才是举人称号,学问道理却是一代大家,后来没有再参加科举不过是不愿意入仕罢了,凭这老宗师的学问道理,神魂早已经坚定无比,只怕可以随时一跃而上渡过五六重雷劫了。”

洪易远远的看见那位老宗师,被许多门人弟子搀扶着,到了贡院门口,更是被侍卫亲自搀扶着进去,足可见朝廷对这位老宗师的看重。

老实说,谢文渊能来参加科举,连玉亲王、和亲王、甚至满朝大臣都没有想到。

监考的李神光更是心中有些复杂了起来。

如今的天下文人,若说学问道理,有哪一个能胜得过这位桃李满天下的文坛宗师。

当他亲自来了之后,状元若不是这位老宗师,怕是天下文人都要指着鼻子骂他了。

甚至连李神光自己都苦笑摇头,他也实在不认为九千举子之中,能有谁做文章胜得过这位老宗师。

在进入贡院的队伍之中。

一个八岁小童极为瞩目。

他精致的和一个小瓷娃娃一样,但是却在眼神之中透露出十足的老成,充满着智慧。

这就是本次科举里,另一个被人引为佳谈的人物了。

一次科考中,上有九十高龄的老人,下有八岁小童,足可列为后世佳话了。

那老人就是谢文渊,一代文坛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