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门,崔焕之想了想道:“楚弦,若无意外,今日御史之案,应该就要水落石出了,那凤城府令还不知昨夜抓捕郭肃之事,所以无论是谁栽赃沈子义,只要孔大人提审郭肃,亮出证据,沈子义便可无罪,毕竟仅仅凭借那么一幅画,就想定罪,那是天方夜谭,想来对方也不是真的要给沈子义定罪,只是要借机影响军府司马,又或者,对方手里还有其他伪造的证据,要在堂审的时候亮出来,不过还是那句话,只要孔大人能让郭肃认罪,沈子义同样安然无恙,诬陷沈子义的人,怕是都连伪造的证据,都不敢拿出来。”
楚弦一想,也知道是如此,但又一想,楚弦突然道:“可是,倘若郭肃不认罪,又或者说,万一王御史不是他杀的,又该如何?”
崔焕之这一下愣住了。
第九十一章 文义行
楚弦说的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那就是最后若是无法证明郭肃作案,又或者对方拒不认罪,又该如何?
因为任何事情都可能存在变数,尤其是这件案子,目前崔焕之所掌握的证据,只能证明郭肃有杀人动机,也有能力杀害王贤明,而且他也的确开始用毒药控制软禁王贤明,这一点,都得到了证明,据说提刑司已经是搜查了郭肃的住所,找到了一本毒经,一些用来腐蚀和麻痹肉身的毒药。
这种毒药无色无味,属于物证,再加上郭肃城外杀人灭口的举动,定罪已经是必然。
不过这些,实际上都不算是直接杀害御史的罪证,估摸到时候堂审当中,还得有一番交锋,但这种情况下,人犯认罪只是早晚的事情,因为诸多证据已经可以达到用刑逼供的条件,只要是郭肃做的,他总会开口承认的。
可万事总有意外。
崔焕之点了点头,也是眉头紧缩,沈子义若是被人栽赃,假设栽赃他的,就是长史府,那么以长史府做事滴水不漏的风格,可以说后续那是有一系列的“铁证”的,如果郭肃拒不认罪,沈子义就有些麻烦了。
一旦给沈子义定了罪,可想而知,到时候三品中书令萧大人会是何等的雷霆震怒了。
那位,可不光是三品官员,人家还是道仙之尊,位列仙官,首辅阁的成员,可以决定天堂圣朝命运的大人物之一。
最重要的是,萧大人是崔焕之的后台靠山,崔焕之当然不能让允许萧大人的外甥被人诬陷,尤其是,已经确定沈子义是被人诬陷的前提下。
无论于公于私,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