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页

自然,在地方上待过,便知道楚弦说的一点都没错。

很多问题,实际上都是现有的土地制度有所弊端所引发的,这个道理很多有识之士都能看出来。

可看出来容易,想要改变就不容易了。

更改土地制度,这件事本身就足以吓退大部分人,更何况,就算有人胆子大,也得想一个万全之策。

毕竟土地改革,那是要提出解决方案的,光是说弊端,却说不出应对之道,那和没说一样,而且还会受到攻击。

可如何改,怎么改,这都是大学问,一个弄不好,政令推行出去了,那如果再出问题,谁来担责任?

那必然是提出这个改革方案的人,到时候必然是墙倒众人推,下场绝对好不了,别说官位不保,就是性命都堪忧。

也是因为这些顾虑和担忧,所以这些年,土地制度根本没有一次能真正的改过。

这个时候一个官员终于忍不住,上前躬身道:“那么请问楚大人,就眼下的情况,该怎么改,方可解决那些弊端?”

终于,有人不是一味的反对,开始朝着下一步走,询问解决之法了。

这对于楚弦来说,就是一个胜利。

因为只要走到这一步,就说明之前的隐患和问题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已经到了“必须”要解决的地步。

楚弦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当然,楚弦并没有一开始就将解决之法写出来或者说出来,这样更容易降低一些人的敌对情绪,毕竟要更改制度,少不了要在上面“动刀子”,而目前制度上捆绑的利益太多,无论怎么动刀子,都会动摇一些人的利益,如果最开始就将这个暴露出来,怕是跳出来反对的就不只是刘季温了。

楚弦刚要说话,那边李渊明显然也知道不能让楚弦再继续下去了,当下是开口道:“这是户部的事情,户部尚书,对于你这位左侍郎这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你是什么意见?”

显然,李渊明是见户部尚书不出来,所以开始逼他开口了。

只要户部尚书反对,或者直接说,先在户部内部商议,等有了结果再说,这么一来,直接就可以在户部内部将这个改革计划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