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世民一直在筹划着准备亲征高句丽,以证明自己,证明大唐不论是治政能力,还是对外征战能力远超前隋。
拿什么来证明,很简单,就是拿高句丽这块茅坑里边又臭又硬的石头来证明。
只要自己能够征服高句丽,那么三征高句丽无功而返,最终导致国家社稷消亡的前隋,就完全被大唐踩在了脚下。
而这些年以来,李世民一直在反复地研究着前朝攻打高句丽失败,并且导致国家体制崩溃的原因。
第一就是规模过大,兴兵百万,民伕更是达到两百余万,徒耗人力物力,以至国家受累,令各地叛乱四起。
第二就是过于仓促,再加上隋炀帝根本就是外行指挥内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而李世民吸收了这些经验之后,自然也作出了自己的考虑和调整,之所以要收拾那些世家之后。
又重设青州大都督府,一来,就是在进行征讨高句丽的前期准备。
第二嘛,就是营建更大规模的水师,毕竟前朝末期,水师已然没落,大唐接手之手,一直都在关注于民生。
水师建设一直没有搞,登州水师绝大部份的战舰都是承于前朝。
之所以要营建更大规模的水师,并不是他看中水师,在李世民的眼中,水师更多是承担起护卫海防的重任。
还有就是一旦要讨伐高句丽,粮食经由水路运输,必然要更加的便捷,可以尽最大可以避免驱使大量的民伕,影响百姓生计。
可是现在,这份表功奏折里边所提出来的新东西,则直接就打开了新格局。
奏折里边还对于炮舰出现之后,完全可以利用炮舰强大的远程火力,沿高句丽的大河,深入其内对高句丽进行骚扰性作战。
牵制高句丽的兵马,甚至可以依托炮舰,在高句丽腹部登陆作战。
当高句丽在大唐水师炮舰的骚扰下,全国烽烟四起,又怎么可能像面对前隋之时那般尽起举国精锐,在辽地步步死守?
总之,这帮子家伙又立功了,想来,这里边,应该也有不少是出自足智多谋的李绩卿家的脑子,当然也可能是他与程三郎共同商议出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