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问题还是出在“钱”上面,哪怕义诊时候带来的药物已经是按成本价在卖药了,可那动不动几块钱的药费也不是山里人能承担的。

但陈夏也没有办法呀,就算他是“大撒币”,他也不可能大手一挥,说山里人的医药费全免,老子包了。

他是敢这么做,好名声的确马上会传遍整个越州,但以后咋办?

以后只要是没钱看病的人,都到梅园去求陈夏,陈夏给不给钱?

给钱,柯镇附近几十万穷人,全地区几百万穷人,全省几千万穷人,给得过来吗?

不给钱?

那就热闹了,马上会有人跳出来大骂他是伪善,是钓名沽誉,是冷血无情。否则人家都求上门了,你哪怕给个几十,几百元也行呀。

升米恩,斗米仇啊喂,做圣母是很累的。

现在是1981年,你要是有钱去做慈善,帮帮忙。大家都穷得吃不起肉,你居然有这份做慈善?

“陈夏有多少钱”迅速会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那就彻底变成一只出头鸟了。

到时什么猥琐发育、闷头发财就不可能实现了,别忘了陈夏的身份,他还是一名正科级干部。

干部这身皮可以给他提供保护,但同样限制了他的一举一动。

不该帮的坚决不能瞎帮,当然该帮的忙还是要帮一下的,比如热心收购山民们手上的土特产和野味,帮着去城里“卖掉”,陈夏还是愿意做的,并且保证给出一个合理偏上的价格。

助人乃快乐之本嘛。

陈夏这次大收购已经花出去了7000多元,这个数目已经让那些小医生们咋舌不已。听说过陈科长家不差钱,想不到居然已经不差钱到出手就是个万元户的程度了。

每次陈夏载一卡车山货出去后,回来都是愁眉苦脸,一个劲喊自己亏大了。什么城里收购价太便宜啦,卖不出去啦,全砸手上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