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夏第二天就动身前往了沪市,那边的“四季中心”一站式商场选址遇到了一些问题。
也是他想得太简单了,后世万达广场这样的大型商贸体,一般都是选择城市边缘,或者地价相对便宜的新区,很少有往市中心挤的。
所以陈夏当初给香江物业公司的指示,也是去寻找这么一块便宜的土地,地方越大越好。
可是1992年7月的沪市,可不是2020年的沪市,这时候连浦东新区都没有成立
整个城市规模和富裕程度远远没有陈夏想得那么完美,这也就意味着商业环境最好的地方,或者说客流最多的地方,绝对不是郊区或者新区。
当香江团队在沪市郊区转了一圈,根据他们的经验,发现老板的指示好像有点不适合。
这时候沪市的郊区是什么样的?不说别的,就说普陀区吧
普陀区这个后世中心城区,在92年还是一个典型的郊区,也就是苏州河沿岸热闹一点,过了曹扬新村,那可都是大片大片的农田和农村了。
后来房价涨到天上去的闵行,那在沪市人眼里,就是乡下地方,顶多算个城郊结合部。
在这种地方你准备开个规模庞大的商场,谁来买东西?客流量怎么解决?要知道这时候的老百姓出行,可是完全依赖公交车的。
就像潘虹主演的电影《股疯》,女主人公就是公交车售票员,那种像毛毛虫一样两节车厢
公交车颜色一般桔黄和白色相间为主,人挤人,挤死人的节奏。
这年头很少有家庭买得起私家车,那么如何从市中心跑到郊区去逛商场,交通就是个问题。
人家可能来一次两次瞧瞧热闹,时间长了,肯定不愿意往郊区跑,挤公交车在九十年代绝对是体力活。
陈夏一听四季物业公司总经理吕元凯的汇报,一拍脑门。
这都重生回来十多年了,前世的惯性思维还是挥之不去,还是把沪市想像成了那个巨无霸城市,随便找块地都是黄金地段。
“唉,吕生,幸亏有你提醒,否则我这个外行就要犯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