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页

‘特定端口’的要求并不高,大部分能登陆的网站,一般都会开放,适合网络黏虫的‘环境’很多。

网络黏虫,之所以叫做黏虫,是因为它不需要入侵到网站里,而像是黏在开放的端口上,只要网站向用户传输数据,黏虫就会复制一次,黏在数据的后面,跟着数据包进入到用户的电脑。

黏虫是可以被防火墙、杀毒软件拦截的,但因为是随着网站数据进入,防火墙、杀毒软件作用在浏览器的部分,会提醒用户是否运行目标网站加载的程序,只要用户选择加载运行,黏虫就可以进入运行了。

当然了。

如果防火墙,杀毒软件没有保护浏览器,程序可以自由的加载,用户访问网站的同时,黏虫也就可以直接运行。

黏虫能够附着在目标网站的服务器,也肯定是受到限制的,它的大部分代码都用于伪装,只有少部分代码有效果,想做到普通木马效果都很难。

赵奕的选择是调用操作系统底层功能,用最原始的代码,到屏幕上加载出文字。

时间还有一些。

刘教授决定也加入到入侵行动,他仔细研究完善着入侵代码。

赵奕则干脆用原始代码,设计出加载的图片,他用大片的数字组成了一个鹰的形状,因为审美、画图水平的原因,他对照着网络上的简易图,不断地进行修正,让鹰显得更雄壮一些。

这个过程比设计代码还要难!

等时间过了八点钟,赵奕就打开了sn,和十九分队的队员们,进行了一下战前交流。

队员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群里都是队员们发的消息,他们还吐槽着队长有多么不靠谱,平时上线极少也就罢了,进攻时间都要到了,还不早一点上线。

赵奕有点尴尬的发了个表情,群里顿时变得安静下来。

他继续发消息说道,“大家都准备好了吗?现在就可以开始了,代理已经开放,我分别发给你们网址,你们用软件去检测开放端口,记住,不用检测漏洞,也不找其他信息,我只需要网址服务器的i和开放的端口号,一定要一一对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