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研究‘三维震颤波形图’论文的人都发现,论文过程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感觉就是‘没有开始’。
换句话说,没有思路。
论文不知道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最开始就直接塑造函数,感觉一大堆的条件,继续进行函数的塑造,函数变得越来越复杂后,再假设黎曼猜想是正确的,得出所谓‘固定平面波峰和波谷的解都是素数’的结论。
全篇论文理解下来,就感觉像是‘没有起点’、‘没有思路’,中途的论文过程也是如此,虽说证明过程没有问题,但研究的人不知道具体是要干什么。
为什么就突然用这个条件?
为什么突然要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一直等全篇都看完以后,才知道,“原来是要拓展黎曼猜想!”
那有点像是走迷宫。
一个人到了迷宫里,就一直不断的走着,后面跟着的人,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走,但突然就走出了迷宫。
到底怎么走出来的?
不知道。
一个个转弯是怎么思考的?
不知道。
论文的评审员,普林斯顿大学詹姆斯教授的点评也是这样,“我最开始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为什么会去论证一些无关的东西,一直到最后才明白,他是要拓展黎曼猜想。”
“我在审核论文的过程中,只感觉跟不上思路。”
“我能确定的是,这篇论文的作者是个天才,他创造了一种函数构建法,是利用解反推函数。”
“这种函数构建法,也许比结论对数学领域的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