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之一,因为诺贝尔奖未设置数学奖,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国际数学联盟主席亲自上台,宣读起菲尔兹的获奖名单。
菲尔兹的获奖人数不确定,有的年份只会颁发给两、三个人,有的年份会颁发给四、五个人。
今年的获奖者有四个,分别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安德烈·欧克恩科夫、俄罗斯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华人数学家陶哲轩以及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数学家温德林·沃纳。
一口气宣布了四个获奖人,再对他们进行介绍、宣读他们的获奖原因,时间一个不注意,二十分钟过去了。
赵奕主要注意的是陶哲轩。
陶哲轩是个华人数学家,名气比其他三个获奖者加在一起还要大。
陶哲轩是真正的天才,十三岁就获得了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数学金牌,十六岁获得弗林德斯大学学士学位,十七岁在同一所大学读完了硕士,二十一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二十四岁起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教授。
今年是陶哲轩收获奖项的一年,他先后获得了那马努金奖和麦克阿瑟天才奖,又到了眼前数学家大会舞台上,凭借对数论、调和分析和组合分析的研究成果,拿到了数学界最顶级的奖项菲尔兹。
这个履历实在是太惊人了。
其实陶哲轩的天才在他的妻子身上就能看到,他的妻子劳拉在美国航天总署担任工程师,而原本她就是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生。
这是典型的师生恋,而两人的年纪只相差三岁。
哪怕是到了菲尔兹的舞台上,陶哲轩都是最闪亮的那一个,相比之下,其他的获奖者都好像是陪衬。
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在陶哲轩身上。
陶哲轩并不在意被众人关注的场面,对拿到菲尔兹似乎也早有心理准备,他很淡然的领取了奖励,面色平静地走过来坐在了赵奕的旁边。
“赵奕,你好。”
陶哲轩出生于澳大利亚,是个澳大利亚籍华人,他并没有来过中国,大概因为父母是香港人,他的汉语带一些广东腔调,但又不是纯正的广东话,听起来有些怪怪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