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蛋白层面。
比如,基因合成阻断层面。
再比如,发生在基因起到效果的过程。
等等。
赵奕实验室直接跳过了第一步,每个人对赵奕的结论都非常有信心,还有之前的实验数据,就不用再继续验证2cv—炳氢分子抗艾滋病感染的效果。
‘戴天庆研究组’则还是进行了验证工作,只不过是和研究工作一起进行的,最开始的侧重点还是前者。
出于对待研究的谨慎,他们首先还是要确定有效果,否则后续做的就是无用功。
五天后。
艾立新和刘成杰一起设计的实验发现,注入2cv—炳氢分子混杂溶液的样本中,检测到明显的抗艾滋病毒感染效果,因为2cv—炳氢分子注入的浓度高,艾滋病毒的抗感染效果非常好,小白鼠的免疫系统,并没有发生快速降低的情况。
同时,对艾滋病毒的浓度检测,也证实了个问题。
艾滋病毒的浓度并没有明显的下降,甚至说还有所上升。
艾立新说道,“这表明2cv—炳氢分子能够起到抗感染作用,但并不是直接灭杀艾滋病毒,甚至不是直接阻断艾滋病毒的合成,而是在其他层面发挥作用。”
“很可能是感染层面……”
这个结论非常重要。
艾立新不愧是经验丰富的研究员,赵奕利用《因果律》证实了他的结论,并决定说道,“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重点是,研究2cv—炳氢分子,究竟是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哪一个层面启到的作用。”
赵奕实验室的研究快速进入第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