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活塞的设计。
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只是简单的设计肯定会让活塞磨损严重,使用就可能出现问题,另外,知道连续的小活塞技术难度也很高。
孙磊原本的设计中,并没有对活塞的细节设计。
这方面还需要咨询材料专家。
赵奕马上找来了李荣茂和张洪涛,为了能有更多的想法,他把机组所有人都叫了过来,群策群力的思考解决方法。
其他人都不是专业的,只能凭空想象的去说,但外行人的思维不受限,也许能有更好的想法。
这次立功的是周庆。
周庆可不懂什么活塞原理,也不懂复杂的材料问题,他说出了一个很奇妙的想法,把活塞设计成一个类似挤压海绵的东西,“如果压力太大,肯定会把海绵撑起来,撑到一定程度,空气就能冲过去。”
“否则就出不去!”
这个想法说出来马上遭到了材料专家的否定。
张洪涛非常肯定地说道,“没有这种材料,只要能被压力撑起来,肯定是透气的,否则就等于是气球,不透气,一旦透气就破了。”
“如果有的话,市场上就能看见这种类型的活塞了。”
周庆低声嘀咕了一句,“我只是说说想法,赵院士都说随便发表意见……”
赵奕没有直接否定,而是拧起了眉头,他觉得周庆的想法很新颖,材料方面确实是不支持,但可以设计的更复杂一些,比如把活塞的部分变成多孔形态,里面添加橡胶、树脂类的材料,压力过高的时候,挤压橡胶、树脂在孔洞里运动,露出通往排风口的通道。
当压力不足的时候,橡胶、树脂会在另一侧压力的挤压下重新回归原位。
这个设计可以把压气机不同级的部分,用小孔连接在一起,但中间肯定是不通畅,被橡胶、树脂类材料堵住,因为两侧的压力不同,差别过大的时候,橡胶、树脂类材料就会改变位置。
比如,小孔通道均匀的情况下,左侧压强是10ka(a,压强单位),右侧是20ka,差距就是10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