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页

“不一定考生命学院,其他学院、其他专业也可以呀,或者考个新类型的专业?”

“比如,哲学、心理学?”

“或者,经济、金融学?”

“再或者……”

赵奕仔细一想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他怎么想都觉得开启校园新生活才更有意思,而不是很死板的去当什么导师、教授。

年轻人,就该多学习啊!

赵奕想好了以后就给林晓晴发了个信息,确定一下她的打算是什么,“对了,晓晴,你是准备读政法大学的法学硕士吗?”

“对啊?”

林晓晴回了个疑问。

赵奕思考着回复道,“法学?没什么意思。要不这样吧,我去政法大学读个哲学或者经济学,到时候咱俩又是同一所学校的学生了。”

“……你不是开玩笑吧?”

“正在考虑中!”

赵奕还真不是开玩笑,他觉得应该改变下生活,拓展一下思维,总是不断的做研发就像是个机器人,连思维都被固定住了。

比如,压气机稳定性设计。

周庆说了个很出奇的想法,他跟着想才设计出了多孔道放气活塞。

虽然设计都是他做的,但灵感是周庆提供的,他发现自己做研发,其实没什么灵感可言,或许原因就在于知识面的局限性。

好多顶级的数学、物理博士,也同时拥有法学、哲学或者经济学等方面的博士学位,原因很大一部分就在于,哲学、经济学等科目,等帮助拓展知识面,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