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刘建昆看向了张刚川,眼神里的意思差不多就是,“你继续说,我听着呢。”
张刚川有点奇怪刘建昆的态度,就继续说道,“按照这个速度来说,我们能在十个月之内,就让战鹰二型发动机,达到上机试飞标准。”
“这可是真靠了昆仑的经验了,记得几年以前,昆仑设计定型到申请试飞,花费了差点两年……”
他开始回忆过去。
等发现自己说了一大堆,刘建昆什么也没说的时候,张刚川也有那么点尴尬,他转过话题继续道,“这次我来,是这样的,第一就是报告成果。”
“第二呢,也反应个问题。我们昆仑组人手严重不足啊,尤其是专业的技术人员。”
“刘总,你也知道,战鹰系列是赵院士率领团队研发的,其中有很多设计的原理,我们都没有具体搞明白,碰到问题想修正、解决不容易。”
“所以啊,我们就在想,是不是能让战鹰组,也都过来我们这边。当然了,赵院士,不强求,能给一些指点就行了,其他人员都参与过战鹰系列发动机的设计,过来肯定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刘建昆听罢就要说什么。
张刚川赶忙继续道,“你听我把话说完。是这样啊,战鹰一型发动机太高级,说白了就是,有点脱离实际,研发完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很多问题。”
“我们两个组一起,做二型的研发速度会快很快。如果有了二型的经验打底,再研发完善设计更高端的一型,我认为肯定会帮助非常大……”
“所以啊,我觉得可以暂停战鹰一型发动机项目,先集中精力主攻二型。”
张刚川说完十分认真的看向刘建昆,他对于说辞拿捏过好几次,相信刘建昆不说直接同意,也肯定会考虑一下的。
平心而论……
如果刘建昆不知道战鹰一型的研发完善进度,还真会觉得张刚川说的很有道理,二型的设计档次低一些,没有太大的技术障碍,让一型团队和昆仑组合并主攻二型,有了经验以后,再一起去研发技术更高端的一型,也等于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做研发了。
但是,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