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起做研究,还是在教职工宿舍里。
五楼的房间宽敞、大气,装修的很华丽,再加上有助理照顾生活,就可以专心做研究。
赵奕想着了解的是,爱德华·威腾针对质量点在多维空间的构架,以及多维空间边界问题。
这个问题的某种理解就是,质量点如何从边界进入三维空间。
在对质量点进行了定义以后,爱德华·威腾是做了不少研究的,他结合超弦理论去对质量点的多维空间形态进行架构,并且研究多维空间的边界问题,一系列的数学逻辑,让人看一眼就感觉头皮发麻。
但是,只有数学架构,甚至架构都做的不完善。
爱德华·威腾给赵奕展示了自己近来的工作成果,也一边做着解释,“多维空间的质量,只能以拓扑形态进行理解。”
“拓扑形态,数学上需要载体,黎曼函数和费马定理,非常适合作为理论的拓扑支点……”
爱德华·威腾很认真的做解释。
赵奕不断跟着点头,仔细理解着所有内容,还一边询问着架构问题,偶尔提出看法以及疑惑的地方。
实际上,爱德华·威腾做出的数学架构,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有一些无法说明的地方,完全就是想象出来的,连数学逻辑支持都没有,可以认为他是个顶级数学家中的‘小说家’,他以数学逻辑支持想象,去做多维空间和质量点的解析,纯以数学的方式,还真没办法推翻他的说法。
这就好像说‘黑洞的中心可以穿越空间’。
谁能说对呢?
谁又能说不对呢?
等爱德华·威腾全部说完以后,赵奕也说起了对质量点的理解,并表示自己正研究“质量点和空间的关系,但需要从多维的角度,也就是质量点的‘出现’去思考”。
两人的研究完美对接!
他们就开始一起对质量点在多维空间的形态进行研究,研究的核心点还是拓扑形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