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逻辑就是,首先要分析粒子的结构,自旋的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再去利用量子物理、粒子的边界理论,以粒子数学的形势,对引力波结构进行表达。
最后就是塑造数学冲突,证明两种表达是相反的,粒子自旋的表达,会对引力波的表达,产生不同程度的削弱作用。
反重力,实际上是对抗空间挤压,形成特性的空间阻隔区域。
这是深层次的。
赵奕讲解的是‘反引力’,因为空间阻隔同时会产生反重力效果,粒子自旋的影响表达,就一定会和引力波的表达发生冲突,塑造出来以后,就发现会产生特性关系。
这就是赵奕发表的光子反重力理论了。
所以光子反重力理论,其实就是粒子反重力,过程中并没有对光子进行任何的分析,只谈基础理论部分,和光子没有任何关系。
整个理论就是证明粒子自旋会产生反重力效果,同时粒子越是接近于无质量,反重力效果就会越好。
那么,怎么让粒子自旋呢?
这就是技术问题了。
……
第一天下午的讲解,不会到证明粒子自旋和引力波冲突的问题,核心还是阐述粒子和引力结构的数学逻辑。
赵奕讲的非常认真,中途休息了二十分钟,总计用时达到了三个半小时,时间还是非常长的。
台下每个人都很认真。
对比上午时的状态,台下的纪律明显好了许多,上午时,就好像在开谈话会,好多人要么和其他人小声说话,要么就是昏昏欲睡,下午每个人都在认真听,有的则是唯恐自己落下一点内容,就算是感到疲惫,也坚持把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
阮文烨和其他人都在后台听着,他们都知道赵奕讲解的内容,听得也非常的认真。
其中有人就点评道,“赵院士讲的调理倒是很清新,但就是速度太快了,有些细节的东西都没有解释。如果我第一次听,肯定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