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找到对于空间连接设备有深入了解的人。
所以调试空间光能传输设备的工作组,也根本没办法从外面招到人,只能一大堆的高学历、高技术的博士,重复的去做光束微调工作,而他们本来做的是高科技的研发工作。
这是对人才的严重浪费!
赵奕仔细想了一下,也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法,他忽然想到了空间科技信息公司,空间科技信息公司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们有很多微型光束方向校对的工作,都是由高学历人才完成的,有的甚至是电子、机械、光学等专业的教授。
“专业技术人才,还是太少了。”
“因为是最新科技,这方面有很多的需求,却没有对应的专精技能人员!”
“看来,应该找找李副市长?”
在第一次测试无限动力汽车的时候,李副市长一直和杜海说着建立‘专业培训班’的事情。
杜海还是有点兴趣的,只不过因为奕星无限动力汽车,生产的数量极为有限,高技术蓝领人才的需求并不是那么多,并没有给李副市长直接答复,而是打算看看再说。
现在奕星无限动力公司,对于微型光束调整相关的技能人才,有了非常大的需求。
毫无疑问。
未来肯定会生产更多的无限动力汽车。
哪怕不是奕星无限动力公司生产,比如说,把传输能源或光能接收转化器,授权卖给其他汽车制造厂商,也肯定能制造出更多的无限动力太阳能汽车,就需要更多的相关技能人才。
当市场有了巨大的需求,就肯定要培养相关技能人才啊!
现在一天调试三十台光能接收转化器,速度肯定是差太多了,若是要调试一万台,岂不是要三百天?
一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