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2页

高层会议最终下定了决心,批准了赵奕的项目申请,并同意把项目相关内容进行公开,让国际机构参与其中。

同时,还决定开放太空飞船的出口业务,只是后续会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也就是出口的产品技术不能太高端。

这是在限制奕星,也是在限制航天局、航空集团,能做到制造太空飞船出口的就只有这三个机构和公司。

……

高层审批项目直接通过,并没有出赵奕的预料,同时,批准了太空飞船相关的出口,就是奕星的意外之喜了。

奕星等待的就是这个决定,只要能对外出口功能性的太空飞船,奕星科技就能够真正实现‘正盈利’,而不是依靠奕星无限动力公司售卖汽车,来补足研发、太空探索相关的支出。

在有了明确的消息以后,奕星内部也开始考虑上市问题了。

奕星是国内掌控最高股份的企业,但运营上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因为太空探索需要大量的投入,奕星一直都在考虑上市问题,只要能上市就可以快速拥有大量的资金,就能够加速相关领域的发展。

现在就是个好机会,有了相关的政策支持以后,奕星科技就可以以售卖功能性飞船为主要业务,来实现可以预见未来经营的正收益。

这就像是航天领域的by公司。

by公司是以售卖大飞机为主要业务的,而奕星则是以售卖飞船为主要业务,相比飞机来说,飞船的需求短时间肯定比不上,但飞船的售价非常高昂。

一艘中型的飞船的售价和利润,就可以顶得上百艘大飞机。

奕星内部对于上市的观点是统一的,就是把奕星拆分为奕星科技和奕星无限动力,分别进行上市操作。

奕星无限动力公司进行上市太简单了,因为持续性的高收益,公司的发展限制主要还是资金问题,上市收拢资金扩大规模,就能有快速的发展。

奕星科技则是需要自主发展,希望未来能实现正收益,但毫无疑问的是,奕星科技以飞船为主要业务,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广阔、可能性更多一些。

对于奕星的发展问题,赵奕就交给其他人来思考了,他要做的只是接到报告、仔细的看一下,然后进行签字、审核、确定。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