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页

一些老主顾纷纷留言,其中竟然还有李栋一些同事,大家对于李栋辞职办农庄真的不是太理解,这能赚几个钱啊,高中老师尤其是一中随随便便搞搞一年三五十万都是有的。

李栋懒散点,一年二三十万还是容易的,搞啥样的农庄能赚到这么多钱,可谁想李栋农庄还真搞的有模有样啊,最近还上了几次今日池城。

最厉害的是上了电视节目,虽说不是宣传农庄,可提到了李栋不说,李栋还接受了采访在电视上露了一把脸,这令不少同事好奇了。

李栋随意回复一下,倒是上次公交车上遇到的顾希留言说元旦过来农庄玩。

“几个朋友来玩,没问题啊。”

顾希给李栋印象还不错,不像一中一些老教师,一个个虚伪的一笔,李栋最是不爽这些人,要不不会撂挑子辞职,要说攀比老师里有些人攀比挺严重的。

顾希这小丫头还行,回头给安排一下,上午李栋忙活着整理带过来东西,再有一个就是卧室重新整理一下。

“还得订购一好点床垫。”

老妈和小姨不是成成和老三睡折叠床没事,李栋这不打了木床,这会去拉回来,床垫在网上订购了,次日达。

“对了,还得订些电子表。”

李栋想到给小读者回礼,还有一些学习用品,再有就是订购一台打印机,再买一套英语初高中课本,九十年代那种课本。

这些不算,还得买点礼物,华侨啊,礼物可不好买啊,特产焦枣,黄精,毛峰,其他还真没啥好东西啊。

要不上网上买点北京老点心,稻香村之类的,不知道后世比以前味道会不会好点,式样应该漂亮一下,送北京人北京点心,这点子只有李栋想得到。

唉,总不能送美国牛仔帽,好像邓公访美,这个牛仔帽比较流行啊。

“算了,买点特产算了。”

主要还是读者礼物,李栋又买了一些小东西,圆珠笔不错加上电子表,绝对够档次了。“要不多买点,去北京投机倒把一次,赚点钱要不没钱买东西啊。”

“叮铃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