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页

“按时辰算,应该已经回到宫中了。”江三言敛眉沉思,与钱小乔相反,她自己本身就是重生之人,对这些神论多少要敏感些。

她有预感这则预言应该是真的,明日会有异象,当然太后也会借由这个异象而做些什么,来应验预言上的每一个字。

若预言成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只是不知太后能不能做到分毫不差,若一旦做到,哪怕是心有疑虑的人也不得不相信了,毕竟此事但凭人为食不可能做到的。

次日,百官早早候在城门,而云凇则在行宫内发出一道口谕:“哀家昨夜梦到神谕,此行回京需百姓同行,否则百姓危矣,命旁边村镇中人全部随行,无论老幼,不便行路者抬也要抬走,务必保证一个不漏。”

巳时三刻,按脚程来算,太后应该已经到城门了,可眼下却连个人影都没有。百官刚说升起疑惑,就有人将行宫那里发生的事报来。

不同于一无所知的京中百姓,朝廷官员对那份奏折内容都是清楚的,毕竟这位京兆府尹江大人直接就写折子递了上去,一天时间,足够朝臣们相互知晓。

眼看着到了午时,还有一个时辰就是未时了,太后的踪迹依旧没有,反而是天色逐渐大变。正午的太阳高高挂在天上,周边的云彩由白转黑,边缘仿佛都镀了一圈金光。

百官们忍不住抬头,心里边几乎在同一时间掀起了惊涛骇浪。有一轮黑月出现在空中,渐渐蚕食着闪耀的阳光。

“天狗食日了,天……。”京中百姓相互奔走,甚至纷纷拿出锣鼓来在街上敲打。

不知不觉,天色在太阳一点点消失中缓缓变昏暗,还有一刻钟就要到未时了,太后的辇车也出现在视线里。

走近后,看着辇车后面缀着的数千百姓,百官都跪了下去,天上的黑月也蚕食掉了最后一点太阳,霎时间不远处的天空闪过金光、落下巨石。

而太后的辇车刚好走进城门,城门处被强制随行的百姓,看着远处的异象,反应过来纷纷跪倒,那巨石所落之处分明就是他们的村镇,若不是被太后召来随行,这一千多号人岂不是已经命丧巨石之下。

忽地,不知是谁想起了那则预言,在人群中抛下响声:“是神谕,是江山之主,护主回京,负责万民,太后是江山之主啊。”

“江山之主,拜见江山之主……。”一千多号人此起彼伏的跪下叩谢江山之主,盖住了百官的“恭迎太后回京。”也勾起了不明真相的京城百姓的好奇心。

“传哀家旨意,京兆府尹全权负责安顿此次随行的百姓,尽快为他们重建家园。”云凇走下辇车,转身将下跪众人中的几位老者扶起来宽慰几句。

“天女下凡啊,是神女啊。”结果被云凇贵不可言的气势所摄,又因着她的出尘绝色,在几位老者眼中有如神颜。新一轮的跪拜又开始,有什么东西落在了众人心中,就像是船到了桥头,自然通过,没有引起任何疑义。

待太后离开城门处,一千多个人的嘴巴在这当口把消息传得比圣人之言都要快,不过半刻钟的功夫,所谓异象所谓预言……,瞬间传遍京城,想必不需要多少日子就会传遍天下。

不同于百姓的盲目信奉,鱼跃客栈的掌故宋程作为一个后世之人,清楚这些异象不过是日食和陨石坠落而已,只是把这种自然之象拿捏的如此精准,在这没有什么科技水平支撑的古代,真的只靠人力就可以做到吗?

连她都有这样的疑惑,更遑论普通百姓,如此神谕,如此凑巧,让人无法再升起一点质疑的心思。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本该顺应天意的云凇却似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照常上朝,照常面色无波,任谁也看不透。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次的异象仿佛是点了什么引线,那位神出鬼没的道长一则又一则异象遍布各地。

偏偏她每次所预言的事距离事发的时间都很紧张,当地衙门还来不及信服,事情就发生了,更遑论去做什么准备。

可每到这种时候,朝廷所增援的人力、物力却都恰到好处的赶上了,一问就是太后旨意。

比如那位道长预言:明日卯时,江南暴雨,稻田大涝,颗粒无收。

果然眼看着就要成熟的水稻全部遭了殃,坍塌屋舍数不胜数。不等百姓们沦为灾民,朝廷的赈灾银两和物资,以及大批支援的官兵就到场了,有如天降神兵,比当地衙门还及时,让百姓免受了背井离乡之苦。

百钺二十七年是不太平的一年,却也是难得太平的一年。

在这样的你来我往间,朝廷的人找到了那位道长,太后将其封为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