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感到眼前一花,就来到了地面,四周慌乱的内侍连忙将他围了起来。

“让太医来我宫里一趟!”赵煦吩咐道,少顷,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被带到了他的面前,老大夫捻起一颗血色的药丸,在鼻子下嗅了嗅,肯定道:“这配药是一颗养身益寿的丹药,只是其中一味主药,下官实在闻所未闻,故不敢肯定。”

“知道了!你下去吧!”赵煦的脸色意味不明,他匆匆钻进了掩起来的密室里,外边的内侍不能进去,只能听见赵煦压抑的闷哼之声,许久后,归为平静。战战兢兢等在外面的内侍,听见里面传来赵煦的声音。

“来人,我要拟旨!”年轻了四五岁的赵煦从密室里出来,他面色红润,欣喜的活动着身体,“草拟朕命,禁军教头,即日起择武艺高强,赤胆忠心的忠勇之士,为我殿前护卫,号为殿前司都禁军,分龙骧虎踞两卫,由司都领衔。”

“命枢密院副使来见朕!”

三日后,朝堂上掀起了巨大的声浪,赵煦不顾众臣的反对,命一个无名之辈,统领殿前禁军,又命枢密副使统领西北边军,挑衅于西夏。

第五十二章 武学宗师

大内之中藏书众多,许多多年不曾开启的旧书阁里,林立的书架上,放满了各类的经卷,宋人爱书,爱学,至立国以来,天子诏令学者奉敕编纂的御览书集,就有上十万卷之多,不提那蔚然大观的《太平御览》,就连宋代道教文集大观的《万寿道藏》,也正在龙图阁编纂之中。公门之中好修行,并非一句虚言,陈昂在赵煦常去的一个书阁里翻了一翻,就发现很多早已失传的古籍善本,其中有不少是前人修行练气的心得。

很多冷僻的金石蝌蚪文,因为无人翻译,被深藏在幽深大内之中。很多盛放金石古玩的殿堂,书库里也有浩瀚的藏书。为了编纂历代皇帝御书、御制文集,大内从天下间征集的不知多少卷藏书,可以说,天下学问八cd藏在大内之中。

很多孤本,古本,因为文字晦涩,被遗弃在深宫中静置放灰,陈昂这些日子里遨游书海,真是好不逍遥自在,很多遗弃的书阁,都被他命人打开,将里面的经卷一一晾晒。

就连赵煦也不得不随他所愿,命令翰林院,龙图阁诸多饱学之士,前去整理藏书,实际上就是由陈昂主持这次整理汇编。考察金石上古之文,备述天人之道,陈昂直接促成了这次从《太平御览》之后,宋朝最大的一次藏书汇编工作。

一方面,新成立的殿前司都禁军,在接受严格的训练和学习,陈昂甚至不惜从《永无止境》世界,带来了那里进化药剂八层的积累,甚至亲手为他们创造了一门神功,以星战世界的科武为灵感,利用进化药剂异化全身血液的《玄武真功》。

另一方面,陈昂并不插手殿前司都禁军的管理工作,反而沉迷于古籍汇编之中,他浩如渊海的学识震惊了诸多学士,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这次编纂工作的主编,令他殿前司都禁军统领大都督的身份,终于为宋人所接受,甚至有当时大儒认为,陈昂的学识还胜过当世所有学者三分,无论是甲骨蝌蚪,龙章凤娟,凡是书法文字,文章辑录,就没有陈昂不精通的,跟他接触过的大学士,无人不叹服。

龙骧虎踞大都督,博古通今陈学士。

很少有人知道,名动汴梁的两名传奇人物,竟然是同一个人,朝中已经有征辟陈昂陈学士的呼声,如果陈昂真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凭借这份声望,一朝入朝为相,都不在话下。

随着陈昂主持编纂的经典从大内流传而出,即使是汴梁的三岁小儿,也听说过他的名声,一时间,陈学士的大名,传遍天南地北,被奉为当代大儒之一。就连远遭抵贬的东坡学士,也曾当众赞扬陈昂的学问,“独占天下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