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赛尔也因为这事,这些年一直躲着他。
好在当年说好的每年把石油收益存在花旗的约定,即便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之后都一直没变。
两人的关系也从差点撕破脸的地步,缓和到互相都在等对方让步。
“亨利,你明白的,即便我和我父亲愿意,那块油田你也不可能拿到哪怕是1的股份,否则……”
李长亨当然明白这话的潜意思是,真同意了,纳赛尔父子俩说不定明天就会被内部的人推翻。
当年油价才2美金时,土豪们就敢强行收归国有,此时油价在39美金浮动,别说归还了,就是自己花钱买都不可能了。
而且自己是真的买不起。
石油还在地下没被发现时,仅仅只买土地和探矿、开采权时,就和赌石一样价格便宜几百、几万倍。
可一座开采了20多年却丝毫没减少出油率,还有一条输油管道的超级油田的价值,直接用几百亿、千亿来计算。
不得以之下,李长亨只能退而求其次地说道,“想和我谈合作,先把盖蒂油田一半的天然气所有权还给我再说。”
这次纳赛尔并没一口回绝,比起运输起来容易太多的石油,天然气的利用在技术并不成熟的年代,确实显得没那么重要和有利可图。
而且因为汽车、工业、军舰飞机的原因,石油除了金钱之外,还附带着政治目的。
可天然气在这年代更多的,还是用在烧火做饭的阶段,甚至用来供暖的话,煤炭的价格能吊打天然气。
纳赛尔和很多专家、企业当然也能看到天然气未来的用途会提升,但时代的局限性会让人无法确定到底需要多久,进而下意识的忽视它。
道理就和80年代的人,根本都想不到仅仅十年不到的时间,米国就会因为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而率先开始第三次工业革命。
加上两伊开打,最担心的除了科威特之外,就是储油量最大的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