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8页

“这点我不争辩,但是季总至少是日本的永驻我们是知道的……”

“也不是!我当初去日本看亲戚,移民署的人给我送来了申请表被我拒绝了!我叔叔的妻子曾经是日本留在中国的遗孤!被我们家的长辈营救活了下来,后来就嫁给我我父亲的二哥,后来生下来我们的两个堂姐!按照日本的国家规定我的两个堂姐享受他们的国民待遇,他们现在是永驻了!”

“之所以给我那张申请表,也并不是因为我是中国的企业家,而是因为我是我们国家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焊接领域的专家!”

“从技术角度,我季东青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国内焊接方面无论是实操还是理论,能够超过我的人不超过十个!这些信息本来我们是保密的,但是日本移民署的人都知道了,我想现在没什么值得保密的!”

“所以今天我放心大胆地在这里说,我还想说的是,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你本身就要拥有足够的实力!无论你的知识和技术来源于哪里!就如同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杨过一样!古墓派,全真教,丐帮的东西都学,最终创出了黯然销魂掌!”

“没有这些武学做基础你想要自己在那开山力派?可能么?”

“再回到我们的技术领域,创新来源于什么?来源于行业内部专业人士长时间积累后的创新,大家放眼看去,进入二十一世纪!所有的创新和学术原创,哪一个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每一个都已经白发苍苍了!为什么?因为他用自己的一生去积累,然后到了晚年才能够大成!”

“有外行创新么?以前什么某个外国老头磨一片镜子一生,然后看到了微观世界,获得了什么国家的皇家这个爵位那个奖励!进入二十一世纪为什么就没有了?各位想过没有?!因为各行各业伴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创新变得越来越难了,而不是变得越来越容易!这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你抛开客观规律说什么创新,依据是什么?抛开量的积累来谈创新有什么科学性可言?”

“而且,进入新时代,所有的创新都不是个人能够完成的,尤其郜老师口中说的那种原创性质的创新!华为在通信领域深耕了几十年了,没命的把钱砸进科研里面!那么多数学家,物理学家共同研发才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中间涉及到的学科有几十个,一个大学二十四岁毕业,二十七岁研究生毕业和导师做项目,再读四年博士!已经三十二岁了!”

第1247章 怼人怼火了

“你让他一个人把创新科技所涉及到的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学科都搞明白,然后去搞创新?请问你让他活不,你还让他结婚生子不?动不动就技术创新和原创性!即便是现在的美国境内的那种超级实验室,所有工作者偶然发现的某个理论或者领域,没有前人的技术迭代和基础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着郜老师,季东青这次火力全开丝毫没给面子!

家人是季东青的底线,对方已经开始调查自己的亲属,这是季东青绝对不能容忍的。

郜老师一直在等着手机提示再次响起,事实证明季东青没有黑料了!

心里一阵发苦,暗道没想到季东青竟然这么清白,被怼的只有招架之功,好在节目直播时间到了,郜老师这才灰溜溜的离开,身后一帮观众小声咒骂卖国贼买办走狗。

“季总,给我签个名吧!我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中肯的言论,以前看自媒体太多,都快被忽悠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