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造成火炮报废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内外层热量不均匀造成的应力效应。
炮管越厚越容易造成内外层热量不均匀,就越容易出现应力效应撕裂炮管,而铸造火炮自然是口径越大炮管越厚。
封建时代的人都不清楚这一点,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摸索,自然就很难铸造出大口径的火炮了。
当然历史上后期的铸炮大师也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他们是想办法在炮管当中灌注水或者是油等降温的液体,让火炮内外的温差相等解决这个问题。
而就是解决了应力问题,后期的火炮才会越来越大,出现了什么24磅炮,36磅炮,后面干脆就用口径代替弹丸重量,成为火炮威力的标准!
说句实在话,这要不是沉浸在网络时代几十年的老书虫,根本就不会有人知道这个问题,也自然就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因为在现代已经不会有人铸造什么后膛的青铜炮了。一般人接触不到火炮不说,即便是兵工厂的工人,人家铸造的也是先进的后膛炮,封建时代的前膛青铜炮早就不铸造了。
但只要看过《临高启明》这种田流的,就会对这种几百年前老掉牙的知识点有所了解。
也只有写穿越的作者,才会翻出这样几百年前的老掉牙的知识点,写在网络当中,让大家知道几百年前铸造火炮的技术。
徐伟就是在看穿越的时候知道这些的。而他比那些写穿越的作者更近一步,他以前在工厂里面打过工,而且做的正好就是热处理的工人。
他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把那些钢铁的零部件倒进托盘当中,然后把托盘放在传送带上,看着这些托盘上的零件被传输带运输进热处理机器当中。看着那些有三四百度温度的热处理机器当中来消除应力,这样简单无聊的工作,他做了整整两年。
热处理的技术虽然在徐伟的时代,只要是个流水线的工人都可以掌握,但在这个时代说句是最先进高科技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