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4页

“后者属于有创,但是它的路径比较短,就这么长的距离大概二十厘米左右。而且路径建立以后,对于后续的治疗,患者往往是没什么别的感觉的。”

“erc途径就不同,也就是我说的那个无创的。每次我们引流的时候,都需要重新操作一次。”

“但是后者呢,也有它的局限性,不会像erc路径可操作的方法多。只能说它们各有优缺点,在费用上,也会有一些差异。”

“按照他现在这个情况,我们的建议是先住院。做消炎和引流治疗,虽然目前的治疗办法趋于保守,我们认为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也算是一个隐晦的提点,就算是患者刚刚追问了,这个情况也不该他来明确。如果患者家属觉得有必要,可以由患者家属跟患者介绍情况。

“医生,那我们先办住院,然后再考虑一下,还能来得及吗?”患者的妻子问道。

“来得及的,你还是要稳定一下情绪,这样才能够做出一个更合适的决定。有什么不理解的,都可以过来问我。”苏文豪耐心地说道。

患者的妻子点了点头,扶着患者就去办手续。

“刘老师,您说患者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啊?”苏文豪问道。

“差不多吧,应该是有一些感觉了。”刘半夏说道。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患者的隐瞒,也不是真的瞒。只是因为患者自己也不想去相信,所以就当不知道了。”

“有时候是真的没办法,类似这样的病症,哪好那么隐瞒啊。尤其是做的检查越来越多,心中的想法和猜测也就更多了。”

“刘老师,那一会儿患者要是再问我,我该怎么回答呢?”苏文豪问道。

“这个就需要你个人来判断了,如果患者内心够强大,你可以选择跟患者讲清楚。”刘半夏说道。

“哎……还是算了吧,这位患者明显不可能。”苏文豪叹了口气。

别看患者刚刚还主动询问了,可是这并不代表患者能够把这个事情给承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