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猫并不是踮着脚走猫步,它肉乎乎的前脚掌平着抬起,平着放下,行走间有种娇憨蠢萌的感觉。

栗子一边走,一边转动脑袋注意着周围的环境,随后抬头望向对面。

那里的栖架上,插着几把鲜嫩的箭竹!

这就是属于食物丰容的部分了。

动物的自然觅食过程包括通过对环境气味、声音和视觉因素的判断,意识到食物的存在,追逐痕迹搜寻食物,通过猎杀、挖掘、探索等行为获得食物,再发挥物种特有的能力来处理食物:用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撕开猎物的尸体,敲开坚果的果壳……

在这一过程中,动物的所有感官都会参与,生存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强化的机会。

就算在人工圈养的环境中,动物也更愿意通过自己的一系列努力来获取食物,而不是直接喂现成的食物。

否则觅食行为被剥夺,内在觅食动机得不到释放,长期下来,动物可能会产生不可预料的行为,也就是刻板行为。

有游客顺着栗子的目光望过去:“咦,你看那里有竹子!”

“它应该是想吃竹子吧!”

不过要吃到竹子,就得想办法爬到栖架顶端。

一根倾斜的圆木连接着栖架,下半段被灌木的绿叶遮掩。

栗子像是走独木桥一样,身体虽然胖乎乎,脚步却很稳,顺顺当当地走了上去。

但是离箭竹的嫩叶还有一小段距离。

栗子后腿一撑,身子直立,用前爪把一把箭竹扒拉靠向自己,一只爪爪摁住,随后咬住嫩竹叶一拽,舌头灵巧地把竹叶卷到嘴里,津津有味地“阿姆阿姆”吃了起来。

“好聪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