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站在树下,左右摇晃着喉囊。

鹈鹕这鸟看上去本来就有点傻,大大的脑袋和嘴巴,小小的眼睛,可以说是天生的谐星。

这会一大群一起摇晃喉囊,晃晃荡荡的,显得更加搞笑了。

林皓好奇道:“这些鹈鹕这是在干嘛呢?大吾,你经常过来做志愿者,应该懂这个吧?”

别说,大吾还真知道:“这个应该是它们在散热!我记得那边有块展牌,就是讲鹈鹕喉囊的。”

科普展牌就在水禽湖的参观道路边上,游客们在这里散步,心情舒畅欣赏水禽的时候,就能自然而然地看到。

这边的科普展牌做得也很有特色,不是一个方方正正的牌子,外形上做成了各种水禽的模样,形状各异。

当然,不能只是形状上有所区别,那只是看上去美观,一个木牌装饰而已,实用效果不高,依然要配上鲜明的图片。

不然赤麻鸭和绿头鸭鸳鸯,包括黑天鹅白天鹅和鹈鹕,长得都是非常像的,一般游客没法认出来,也没兴趣去看。

来到鹈鹕展牌边上,外形看上去像是鹈鹕张大嘴巴,在做发声练习的样子。

鹈鹕展牌的肚子上写着:“鹈鹕大大的喉囊是它们用来捕鱼的,平时不总是张着,一般情况下会缩起来,只能看到又细又长的喙……

有时候鹈鹕的喉囊会自然垂下,不停的晃荡,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夏天的时候,是鹈鹕用来防暑的措施。

天热的时候,人会流汗,通过蒸发汗水来带走热量,降低体温。不过会出汗的动物并不多,它们会通过其它方式给自己降温,鹈鹕的喉囊就是如此。

鹈鹕先垂下薄薄的喉囊扩大表面积,表面积扩大,热量就会从这里散出,还热的话就来回晃荡,晃动时,风会带走更多热量。

和鹈鹕很像,有捕鱼喉囊的鸬鹚,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散热的!”

林皓赞叹道:“原来是这样,涨姿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