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

就像“天马行空”工作室制作的那些乐曲,或许里面有单独创作的情况,但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是以工作室的形式出来,强调的是“天马行空”这个整体,之后才会放出哪些乐曲是其中的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创作。只有将“天马行空”的价值提升,里面的成员身价才会跟着涨起来。

同样,现在方召要推起的是极光这个虚拟偶像,目前的一切都以极光为主,等将极光真正推起来之后,再去公布创作人。如果极光随着《天罚》推出时,创作者那里写的是方召的名字,那么,方召就分散了“极光”这个形象的热度和注意力。

段千吉给了方召选择权,而方召选择自己单干,她同意,并且拦下了天马的人。

现在,不仅仅只是外界,银翼内部,段千吉等一众高层其实也都在关注,方召,是否能自己一个人挑起大梁,将“史诗”延续下去?

当然,若是方召自己觉得能力不足,需要额外支援,段千吉也会让天马的人掺进去,只是,到时候公布创作者,就不再是方召自己了,而是“天马行空”工作室。

极光项目组内,其他人也都看到了这些新闻。

“要不再请个顾问过来?”曾晃问。他担心方召的压力太大,公司内从上到下给予的压力,还有外面每天都会出现的捧杀,意志不坚定的人恐怕会被逼疯。方召若是闭关创作,或许还能免去一些干扰,不过顾问就得另找了。

“是啊,老大,要不你就直接闭关专心创作就行了,顾问再去请个人或者请个团队过来。”祖文也建议。

如果方召真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在外面大范围吹捧之下,肯定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变得自负,也可能会因为扛不住压力而崩溃,但方召不是!

上辈子一百多年不是白活的,九死一生的境况都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就这点压力还远远不足以让他动摇。

“没必要,我一个就够了。”

第33章 再扩招

创作和指导,方召自己一个人能搞定,但项目组的其他人却没能有方召那样强大的抗压心理,还是因为里外的压力而受到影响,就连祖文也会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人还是太少了。”

三天一次的组会上,方召看了看大家的进展,说道。

“抱歉,最近注意力不那么集中。不过人确实太少,第二乐章比第一乐章的v要复杂,要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一个月之内完成,难度还是比较大。”开始第二乐章的项目之后,祖文就发现第二乐章的难度要更大一些,而对场面的控制上,他还是有些弱了,总会犯错,但交给其他部门的技术人员又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