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到家没过多长时间杜畿就来了。
“酒食还没到,你却先来了。”荀攸把杜畿迎进来笑道。
“你请客我当然要快点来了,鸿宾楼的伙食可不是平常就能吃到的,那儿的东西太贵了。”杜畿开口笑道。
“它贵有贵的道理,鸿宾楼的酒食的确是好,我在雒阳、长安都没有吃过这么多好吃的。”荀攸笑着回答道。
杜畿的家庭情况可无法与荀攸相比,杜畿的祖上辉煌过,到到了杜畿的爷爷那辈的已经家道中落。
杜畿出生时更是沦为平民家庭,杜畿在幼年的时候就没有了亲生母亲。
杜畿的阿父又娶了一个,但这个后母对杜畿非常的不好,这还没完,没过多久杜畿的阿父也死了。
于是杜畿只能与后母一起生活,等到杜畿长大了,并没有报复后母,反而是把后母赡养起来。
荀攸就不同了,他出身颍川荀家,有家族的支持,至少吃喝不愁。
杜畿与荀攸聊着天,然后送餐的人到了。
送餐的人把酒食从餐盒里端了出来,有两壶酒,两盘卤肉,四张烙饼,两盘韭菜炒鸡蛋,两盘炖豆腐。
荀攸把剩下的钱付给了送餐的人,然后就与杜畿开始吃起来。
杜畿吃完一张饼后说道:“一些流民从关中来到河东郡我可以理解,但大量的难民从从太行山来到上党郡就让我有些迷惑了?”
荀攸喝了一口酒后说道:“我之前也有些迷惑,但最近明白了一点。”
荀攸的话引起了杜畿的好奇心,杜畿赶紧问道:“到底是什么原因?”
荀攸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杜畿一句:“太行山上有什么人?”
杜畿皱着眉头回答道:“太行山上最出名的就是黑山军了,你是说这些流民是黑山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