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看布,上好的布,三十文一尺,都过来看看哎!”
一群妇女正围在卖布的商贩那里,现在百姓有些余钱、余粮了,开始注重一些穿戴了。
妇女们挑选布匹,这些妇女大多数都互相认识,大家一起探讨买哪种颜色的布划算一点。
“二婶,这个颜色好,还不愿意掉色,我上次买的就是这个。”
“那个太贵了,给小孩做身衣服,不用这么好,过段时间小孩就穿不了了,给孩子用有些白瞎了。”
“馒头,热鼓鼓大的馒头。”卖馒头的妇女大声吆喝着,旁边还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在帮忙吆喝。
不过没有多少百姓来买,百姓自己家里就能蒸馒头,舍不得花这冤枉钱。这个卖馒头妇女是本村的人,她的馒头主要卖给这些商贩,商贩没有时间做饭,又想要吃口热乎的,买馒头相对合算。
霍东来到馒头摊前问道:“馒头多少钱一个?”
三十多岁的妇女见到霍东穿着华贵,赶紧热情的说道:“三钱一个,我刘花蒸的馒头在十里八乡都出名,你要是买多了,我还能便宜一些。”
“剩多少都给我装上。”霍东说道。
妇女一听就乐的嘴都合不上了,典韦从马匹上拿出个麻绳编织的袋子递给妇女。
妇女的孩子认真的数着,妇女在旁边往袋子里装馒头,可见这妇女不会算术,全靠这个孩子。
孩子数完后说道:“总共四十六个馒头,一共一百三十八文。”
霍东听后笑道:“婶子你这孩子挺聪明呀。”
妇人听到别人夸奖他儿子后脸上笑容又溢出了几分。
“都是村里的先生交的好,要不是村子里免费教书,我孩子也不能会算术,我也卖不了馒头。一百三十八文钱,你给我一百三十五文钱就可以了。”妇人笑道。
典韦让手下付钱,男孩接过钱后把十钱摞在一起,很快就数完了。
霍东见此笑道:“你家这孩子聪明,将来能到当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