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马匹似乎忘记了徐庶,歪着头,打了个响鼻,不肯让徐庶摸。
徐庶提出用他被书院奖赏的马匹换回好友送的马,差多少价钱他补。
“徐老弟,你带来的那匹马是匹好马,我还要至少给你一千钱。”别三说道。
徐庶坚决不肯受,他明白别三讨好他,现在受了多大的恩惠,将来都是要还的。
别三见徐庶不要钱,便邀请徐庶一起吃顿酒食,徐庶之前受了不少别三的照顾,不好再拒绝,便与别三一起喝了些酒。
喝完酒后,徐庶牵着好友崔钧送给他的马往自己的住处走。
当要进入村子的时候,徐庶听到许多的吆喝声,徐庶知道这是赶集。
但正常情况下他所在的三叉村是逢三赶集,今日可不是逢三。
徐庶牵着马挤入了村子里,道路两旁都是卖货的人,路上也全是人,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在逛这集。
到处都是吆喝声,谁吆喝的声音大,就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生意就能好一些。
但吆喝这招对那些妇女却不太好使,这些妇女会把卖同样商品的摊位逛一边,对比哪家最便宜或者货最好,然后再买。
妇人永远喜欢漂亮的衣物,许多妇人围在一个卖布匹的摊位,这些妇人叽叽喳喳的交流着经验。
“这个布好,上次我买了,不掉色。”
“不行,那个颜色太艳了,不适合我。”
“婶子,这布正适合你,信我你就买这个。”
女老板恰到好处的说道:“姐妹,这姑娘说的对,这布正适合你,穿上去会显得你年轻了许多。”
妇人被年轻许多给打动了,便掏出钱买了八尺的布。
徐庶还看见了之前经常给他送吃的珍姐,赶紧牵着马走了。
珍姐见徐庶没有收她的意思后就很少来徐庶的家了,但徐庶总感觉有些亏欠人家,不敢与之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