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电影院》具体内容因为电影还未上映不能透露,但作为影评人,我看过那么多精彩的影片,《天堂电影院》是我见过最好看的电影。
谢谢楚舜导演,意大利是你永远的情人,你是意大利永恒的男人!]
报道在第二天的《晚邮报》上,对于记者鲍里尼永远男人这个称呼有些人还是有点微词,但鲍里尼知道待七月十五日电影上映以后,所有人都会同意。
欧迪亚是第一个出来的,他发表道:“由于我自己的电影,我没能去成戛纳,但作为参与了这次拍摄的副导演和演员,我是见识到了楚舜导演那令人惊叹的拍摄手法,我愿意称为:操木偶人拍摄,学不会,但有很多体会。”
欧迪亚提出的操木偶人拍摄,和杨巍提出的堆积木式拍摄,其实是一个意思,只不过称呼不同。
后世很多假文艺青年装逼时,就经常弄错,把这两种方法说成楚舜两种拍摄绝技。
暂时不提这个,因为楚舜法国和意大利产生了口角——
第174章 意大利人怒了
起因是法国《费加罗报》,听名字感觉似乎是二流报纸,但其实却是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报刊,这名字取自于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创办主旨就是歌剧中主角费加罗的台词“倘若不能自由批评,赞美也毫无意义”,甭管能不能做到,反正主旨要摆出来。
《费加罗报》是综合性的报刊,所以经济、政治、环保、娱乐、文学等领域都会报道,而这一次戛纳国际电影节居伊·沃克获奖肯定也是提及了。
[居伊·沃克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反应边缘人士的电影《恶趣味》受到评委席一众喜爱。]
大致如此,至于其他的正常情况下,费加罗报是不会报道,关键问题是这次不正常,因为作为《费加罗报》的专栏作家居伊·沃克投了一篇文章。
居伊这人喜欢怼人,还喜欢说现实残酷的,再加上其本身还是巴黎高师社会学博士,所以绝对是专栏作家的最佳人选,《费加罗报》当然喜欢与之合作。
法国人喜欢走在街上革命,而居伊喜欢批判一切。
然而少见的是,居伊·沃克这次不是批判,而是夸奖。
[恭喜楚舜导演获得戛纳金棕榈奖,我的电影也参加了,但《天堂电影院》能够获奖,我认为评委席是做出了正确的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