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便是如此,小时候楚舜在参观烈士陵园时,听见导游讲那些故事,就会哭。
孙川及询问:“楚导写的剧本,细节方面考究很详细,听吹爷说剧本楚导一天就写完了?”
“平时多累积细节,就好像我刚才所说的那些原型,都是知道很久。”楚舜道:“国内感人的战争题材,真的太多。”
孙川及点头的确是非常多,他道:“我最喜欢剧本的是公正性,没有一味的夸奖我军,也没有一味的贬低,个中的平衡不好把握。”
楚舜点头,这个评价很准确的,谢晋之所以是导演宗师级人物,是因为他的大局观,有些事需要十几年过后,才能跳出社会背景的局限,给予事件公正评价。
七十年代末中美关系,谢晋导演在82拍摄了《牧马人》,在一年后拍摄《天云山传奇》,两年后拍摄《高山下的花环》。
关于中美关系、纹革、反击战,所有容易歪屁股的题材,但谢晋一次都没有歪过,都知道当局者迷,在拍摄这些电影的年代,谢晋导演还属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当局者。
“不过……电影里借军队哑炮的剧情批评纹革,军队官僚主义等等,这些剧情我觉得当下,也只有楚导你能拍吧。”孙川及感叹,对于电影审核他其实是理解的,因为很多敏感事件,如果让这些屁股容易歪的导演随便拍,那才真的是要遭。
也是这个原因,所以很多题材都过不了审,当初《的高山下的花环》是接到上面的特殊指令,而楚舜纯粹的是作为导演的声望。
“并不是借着哑炮批评纹革。”楚舜摇头:“没有谁可以批评谁,因为这种事的确在自卫战中发生了,当年的情况并不需要去批评什么。”
孙川及点头,然后留下一句必须要演好梁三喜,哪怕是为了他死去的爷爷。
既然用爷爷的名义发誓了,楚舜对其的表演是非常期待。
演员们的经纪公司效率非常高,当天下午《高山下的花环》,所有演员的合同签订完毕,楚舜和演员签约从来都不过什么工作室,亦或者阴阳合同,完全用不着。
楚舜也是干脆,演员们签完字就送进军队,忘记说了孙川及是文工团出身。
具体事宜,楚舜和赵组长说了,军队方也有安排,自从赵组长来到剧组,中间代传话的人,从王主任就变成了赵组长。
爱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反正楚舜找人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