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一面墙,继续开始拍摄,这场戏沈括亥和许汤谷发挥极好,一条就过,楚舜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说出了万恶的三个字:“保一条。”
“我本来是不会询问,导演拍摄这场戏是因为什么,但今天看见拆墙,我内心的好奇心,跟我家中养的猫面对鱼缸一样的好奇。”响起旁白声。
罗伯特询问:“楚舜导演,拆这面墙是为什么?个人来看有更简单的方法。”
“三个原因。”楚舜伸出两根手指。
还有三个原因,罗伯特求知欲旺,大戏院中的主编、教授亦是。
“第一是距离,的确需要拆墙才能达到是需要的角度,一个远中景,我要拍摄出程蝶衣和段小楼被时代俯视的角度。”
“第二是光线,灯光始终难以营造出无孔不入是阳光感,或者说我这里需要真是阳光也行,拆了这面墙,场景过度曝光,光线裹挟两个演员。”
“无论霸王还是虞姬,在历史光辉下都只是一道剪影。最后一环导演拍戏的态度,将会给演职人员的直接信号,当然最后一点是附加价值,主要还是要拍摄出我想要的效果。”
楚舜解释的明明白白,罗伯特服气,他用旁白音说[很多影评下面都会有类似的回复“你们疯了吗,解释这么详细,我的上帝,导演根本没想这么多”,其他导演我不清楚,但楚舜导演的作品,他想的比影评人想得更多。]
罗伯特最贴心的地方是,插入《霸王别姬》开始的序幕,大概一分多钟,段小楼牵着程蝶衣来到体育馆,即便出声也因为曝光看不清两人样子,空荡的体育馆被光线填满,形成空间上强烈反差。
虽然现场几乎都看过霸王别姬,但有实片对比更加明显。
“序幕之王,不愧为是序幕之王,这段开头,可以进入世界影史前50。”朱尔斯喃喃自语。
关于楚舜的外号很多,序幕之王是其中之一,所说的是楚舜拍摄的电影,要么干脆没有序幕,要么能够将其玩出花。
“随电影的拍摄手法,耸人听闻啊。”赵亮教授心中说道:“这一段是第五代导演,营造空间的拍摄说法,但怎么说呢,高枉和鲁国祝两位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也只有巅峰作品,能够达到这般空间营造。”
另外一位华夏主编老柯,在和身旁的梅勒小声交流:“除了序幕,其实很多地方都预示了最后结局的悲剧。”
“还有什么地方?”梅勒追问,他想知道华夏影评家对这部电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