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力量看不见,我们六七十年代的人,会对东欧文化,会对东欧有特殊的憧憬。”旁边补充一句,在军区大院长大,也不一定不喜欢文学。

范点头说道:“那时是东欧文化的鼎盛状态,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各国、阿尔巴尼亚八个国家。”

“克里玛、赫贝特、舒尔茨、齐奥朗、米沃什、恰佩克、赫拉巴尔、凯尔泰斯等等太多诗人、文学家在世界文学史留下名字。”范道:“当时都没意识到,文学传播,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

“进入二十一世纪,文化传播多了一种方式,影视。”范把话题转了回来。

东欧是政治概念,楚舜也知道一些,他道:“在一个弱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东欧的政治动荡,所以涌现出一批文豪。”

民国时期也是政治动乱,所以涌现出鲁巴茅老曹等文豪,其他不说,曹禺二十四岁创造出《雷雨》,是国内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的话剧,家、日出、原野,剧作家扛把子,二十一世纪谁能比肩?

“相比之下,影视导演的兴盛,都是在黄金年代。”楚舜说道,二十一世纪世界四大文化现象,有三种是映画。

“所以国家对影视剧创作寄予厚望。”范道:“国内影视氛围越来越复杂。”

范管辖事很多,而影视创作方向以及底线,一向是难题。

“2039年是建国九十周年电影献礼,想邀请你作为总指导。”在聊了十几分钟闲话后,终于说到关键。

九十周年献礼可不仅是一部电影,还包括电视剧、小说、诗歌、剧作、歌曲一系列文学创作。

邀请楚舜担任总指导,在拍摄影片同时,还要把关其他作品,任务不可谓不重。

陷入沉思,如果光是拍摄电影,抽中电影横空出世的他早就应承,可全方位把关……

前面说过,艺术中文学创作是占据绝对主导,从来都是作家担当总指导把关影视、歌曲等,楚舜是真把导演地位拔高了。

范详细解释“献礼”,需要一部电影、二折话剧、三部剧集、四篇小说、五首诗歌,歌曲没有数量要求,总体称之为1+2+3+4+5+n计划,其他是“征文”项目,不需要花费太大心思,主要是监督作用,相关部门也会尽可能的配合,没有职称但权利真不小。

也是献礼计划并不简单,所以才提前两年时间商谈。

文学创作肯定要预留足够时间,上次楚舜当救火运动员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