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讲述,1900一点点往上走,导演在此处设计螺旋上升镜头,当观众认为1900会随镜头转上会长大时,但偏偏没有。

八岁的1900首次离开锅炉房和底舱,来到头等舱宴会区,此处载歌载舞,对他来说一切都很新奇。

导演玩了个巧思,1900是有过毛玻璃看宴会区的,所以首次看底舱外的世界是模糊的,如雾里看花。

最后1900目光定格在钢琴和演奏者处……

入夜。

当有钱人散场,灯都熄灭,空无一人时,音乐厅传出优美的乐符,头等舱旅客,已在梦乡的船长都被叫醒,见识到无师自通坐在钢琴前,演奏无名曲子的1900。

旅客与船长诧异地望着1900脏兮兮的小脸,他静悄悄地弹。

敷着脸霜的女士不禁问身旁的船长——

“他叫什么名字。”

“1900”

“不是乐曲,那孩子的名字。”

“1900”

“像这首曲子一样。”

弗吉尼亚号的员工是认识1900的,都惊讶他是什么时候学的钢琴,小声讨论。

“天生的演奏家,为钢琴而生。”扎姆给出一句评价。

老店长听小号手口中1900的故事,但心中疑惑仍旧没有解开,那和这黑胶唱片有什么关联?

小号手说,这盘黑胶唱片就不该存在,因为母带录制完就被销毁,老店长把唱片递过去,这张正是母带,现场录制常用的唱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