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页

而且还是环境的重要指示剂,到了后来,他们这边的山上,就不再生长这东西了。

有一点点污染的地方,都不可能生长地耳的。

别看模样跟木耳类似,其实这两类东西,却八竿子巴拉不着,分属不同的种类。

地耳的学名叫普通念珠藻,属于蓝藻,还有更高级的,比如拟球状念珠藻,就是老百姓传说中的“葛仙米”,那价格,能吓死个人咧。

看到那些小娃子们,在那一层地耳上边,打出溜滑玩儿,把一片片地耳踩得乱七八糟,他连忙阻止道:

“嗨嗨,别糟蹋了好东西,这玩意也能采着卖钱呢。”

一听说能换钱,小娃子们立刻都停下来,车老板子凑上来:“青山,收购目录上,好像没这玩意?”

小鬼子那边确实没把这个写进收购的目录上,不过刘青山知道,米国和欧罗巴那边的人,却最认这个。

主要一点,就是因为地耳这东西,在有污染的地方,绝对不会生长,属于纯天然的食品,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

所以欧美那些追求健康饮食的有钱人,很推崇地耳这种食物。

不过他们却很少吃木耳,老外形容木耳是“带骨头的印度橡胶”,其实这就是饮食习惯的不同。

刘青山跟大伙解释一番之后,村民们这才醒悟,就张罗着分出两组,专门在林子边上采集地耳。

这玩意生长的条件很苛刻,必须在背阴的森林边缘,阳光不能直射的地表,才能生长,所以数量有限。

而且水分大,烘干之后,轻飘飘的也没啥重量,到时候,不知道能值多少钱。

不过大伙都相信刘青山,既然他说了,那肯定没错,采回去送到野菜厂,清理干净,直接烘干就可以。

就是采摘起来实在太费劲,蹲在那一会儿腿就麻了,而且黏糊糊的直沾手,十分考验人的耐性,不像采蘑菇啥的,一会儿就一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