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老支书继续说道:“还有咱们夹皮沟的合作伙伴,都走上特色发展之路,种植黑木耳、养殖梅花鹿、养殖野猪、养殖大雁等等,都获得成功。”
大树下这帮子人也有点听明白了:在县里吃的那些山珍野味,估计都是这么来的。
当时听县领导说,全都是出口到欧罗巴,赚外汇的那种,想不到,也是这个小山村搞出来的,难怪能成为十万元村呢,捐款都一万一万地捐。
老支书继续发言:“他们在发家致富的同时,也给咱们合作社创收,大伙一起致富,这才是咱们国家提倡的。”
“这几天,又有好几个村子的负责人,都来咱们夹皮沟商量合作的事儿,正好青山回来了,明天给拿拿主意。”
刘青山连忙起身答应一声:“支书爷爷,成,到时候咱们一块研究。”
或许村民们听着老支书的发言,感觉有些无趣。
但是刘青山却挺欣慰的,他能感觉到,支书爷爷的理论水平,提升一大截,这么大年纪,可不容易啊。
或许以后就能成为有影响力的农村基层干部代表,和华西那位老带头人一个级别的。
再打量打量老支书,穿着中山装,里面的衬衣领子笔挺,银白的头发也梳理得一丝不苟,都往后背着。
配上黑里透着红润的脸膛,已经初具农民企业家的气魄。
“下面就叫车老板子宣布一下收入,还是老规矩,只说个大概,回头把详细的收支贴到外面,大伙再细看。”
老支书一挥手,然后把话筒递给老板叔。
车老板子轻咳一声:“去年对咱们夹皮沟来说,在稳固基础的同时,也踏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哎呦喂,行啊,这村里的干部,说话都一套一套的,厉害!
大树下的这群看客,算是彻底服了,快车道什么的,他们都还是第一次听到,国家都没这么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