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山有点纳闷:年龄最长的老大哥,怎么没请来?
招呼大家落座之后,就闲聊起来,刘青山也就把心中的好奇问了出来。
路作家笑着解释:“陈大哥正在农村老家发奋著书,发誓要写出来一本,死了之后能带进棺材里面当枕头的著作。”
噢,原来如此,刘青山脑子里面灵光一闪,想起来这段往事。
在三驾马车之中,陈作家年龄最大,开始两位小兄弟,现在都有代表作,唯独他,却还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于是陕北汉子性格中执拗的一面就体现出来,八七年,陈作家直接扛着两口袋馒头,回了农村老家,开始面壁。
直到六年之后的九三年,这才带着大作破壁而出,这本书,名字叫做白鹿原。
“哈哈,有了!”刘青山也喜出望外,情不自禁地击掌大叫。
那三位都有点面面相觑:什么有了?
刘青山的想法是,今年夹皮沟文学奖的获奖者有了。
在这个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陈作家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完成这部著作,真可谓是呕心沥血。
啃馒头吃咸菜是日常,他在书中也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悲,甚至生死契阔。
当写到“白鹿原上最艳的一抹红”,也就是田小娥,被杀死的时候,陈作家也心如刀绞,趴在桌上晕死过去。
幸亏第二天被邻居发现,送进医院,陈作家这才得救。
不疯魔不成佛,正是凭借这股拼命的劲头,先后历时六年,这才创作出白鹿原。
这样的作家,值得钦佩,更值得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