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穿着西装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他两天前就已经过来了,暂时居住在央音,来到校门口的时候,就被门口的诸多华夏媒体堵住了:“先生,请问你是来听课的音乐家吗?请问你来自哪里?”
中年男子神色沉稳地说道:“我来自北美,曼哈顿音乐学院,这次接到华夏央音的邀请来听听王谦教授的课。”
华夏媒体迅速再次问道:“先生,你在纽约听过王教授的课吗?对王教授的课怎么评价?”
中年男子想了想,谨慎地说道:“事实上,我不止听过王教授在纽约茱莉亚学院的课,我还听过他在柯蒂斯学院的讲课。所以,这次他在央音的讲课,我不会错过。评价的话,我或许没有资格给他评价。我只能说,我的感受是,无与伦比。”
“他的课,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我是一个音乐初学者,而他已经是站在终点的那一位,他的每一句话,都好像在阐述音乐真理。”
很显然,这位中年男子已经被王谦彻底征服了,所以极其推崇。
几位华夏媒体听到这个答案都很满意,他们身为华夏媒体,自然都希望听到老外对王谦和央音进行夸赞,这样报道出去,才能吸引诸多民众们的关注以及开心,从而吸引流量。
如果有人刻意辱骂的话,那么这样的采访大概率是不会被放出去的,即便是放出去了,也会被平台限流,不会大面积扩散出去。
贾富清带着张跃,两人站在一边,安静地等着央音里面的回复,听着旁边的诸多采访。
贾富清自然是不懂英语的,但是张跃是懂英语的,早年他是做过国外名著翻译,所以在英语上的造诣很深,能清晰地听到旁边几位来自欧美的音乐艺术家们接受采访的所有对话。
听到这些对话,基本上全是跨在王谦的,偶尔也有夸赞央音的,张跃的脸上也闪过一丝自豪,他终究是一个华夏人。
贾富清低声问道:“他们在说什么?”
张跃简单的描述了一下,总结道:“现在来的老外,基本上都算是王谦教授在国外的粉丝支持者,没有人说他的坏话。我这辈子,第一次见到一个华夏文艺工作者在国外能取得如此成就。”
贾富清的脸上也闪过一丝自豪和复杂的情绪,轻声说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呀。等会儿见到他,咱们姿态放低一些,毕竟是我们上门的。单单以三国演义这本书,他在文学领域就能封神了。”
“到时候我亲自开口,看看能不能试试邀请他去西北大学讲一节课。”
“浙大他去了,双星他去了,水木和京大他这次也会去!我们西北大学,也不能落后呀。不然,等他把其他学校都转了一圈之后,单独拉下了我们西北大学,那以后的人如何看我们学校?”
贾富清虽然早就不在西北大学挂职了,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根基还是在西北大学,所以对此比较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