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插曲,让大家更加的重视此刻在讲台上演奏的王谦。
王谦的演奏已经更为投入。
这首夜曲系列作品,不像是前面的作品那么更为趋向于流行,更加的偏向于古典和艺术性,对整个夜曲系列有着更深层次的阐述作用,能将其整体艺术性拔高一个层次,或许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前面两首夜曲作品那么好听,但是对许多音乐艺术家来说,却更为的美妙动听,其中的意境更为深远和深邃。
所以,诸多在电视前的许多普通观众们,听着王谦的演奏,感触没有那么深刻,也没有觉得有多么好听,只是对于证道作品夜曲系列的好奇心以及王谦的名头在持续吸引着他们继续听下去。
如果是其他人演奏这样的一首作品,他们可能已经转台了。
而所有的音乐艺术家,以及资深音乐艺术爱好者就甘之如饴了。
这就是古典音乐艺术。
大多数普通人听了昏昏欲睡。
诸多音乐艺术家和资深爱好者则是听的极其入神,仿佛发现了绝世珍品。
普通人听不懂?不知道好在哪里?
诸多音乐艺术家听了就高傲一笑:“你听不懂就对了,都让你听懂了,那还叫艺术?你们不需要懂,只需要知道这是艺术就足够了。”
这或许也是最近百年来,音乐艺术逐渐没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普通人听不懂,不喜欢!
流行音乐趁势崛起,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耳朵。
这样的发展趋势,在华夏已经上演了两千多年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早起的音乐艺术就已经发展成熟了,那时候的音乐作品都是高雅之士的专属,普通人都听不到,更别说听懂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大众都能听懂的通俗作品了。
华夏的民乐作品,在近几百年乃至是上千年的作品,都几乎是通俗作品,都是流传于民间,即便是没读过书的农民都能听懂的作品,这就是音乐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