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页

这一点余兴伟非常相信,宁为代码快枪手的名声,在实验室人尽皆知。

“我能看看吗?”

“当然!就是这个……”

宁为随手将程序打开,余兴伟入眼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三维黑箱子,简单到没有任何交互界面。

“就这?”余兴伟懵了。

“你敢小看它?”宁为反问道。

“不,这不是我小看不小看的问题,就这么个东西你告诉我是未来人工智能鼻祖般存在的程序?”这次余兴伟是真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你先看一下cu利用率。”

“嗯?几乎满负荷了,不是,这么一个程序还消耗这么多资源,也算是优点?”余兴伟依然很懵。

毕竟这意味着运行了这个程序,再想运行其他程序都会感觉奇卡无比,甚至可能直接导致系统蓝屏跟死机。

没听笔记本的风扇正转得“呜呜”响么?

宁为想了想解释道:“别小看它,真的,我为它专门购买了3tb的云空间。但这并不是重点,数据爬取选择转换过程还会消耗很大的流量,得感谢这酒店有wifi,而且速度还不错,不然学校给的钱大概还不够购买流量的。另外我的电脑配置也稍微差了些,所以现在我也不知道它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但你要知道的是,此时它正在通过这台电脑每秒大概二十亿次运算速度完成智能生命的自我孵化过程。这么说吧,苹果的siri跟谷歌的google assistant你都知道吧?”

余兴伟点了点头。

“也许当它完成自我进化之后,它的对话能力可以不借助后台庞大的服务器,就能比它们显得更加智能。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也许还会有其他可能,万维网公开的资料库就是它获取养分的载体,这就是这软件最让我兴奋的点了,因为我也不知道在它内部无数次自主抓取资料、自主选择路径、自主迭代更新后,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惊喜。”

说实话,虽然余兴伟是计算机博士,但通过这种非常抽象的描述,他其实并不太懂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程序。但听起来真的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