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不太相信。你应该知道出门会有多少人关注着你。起码你们不应该站在一起合影。”
“好吧,我承认,露西在天天在我面前念叨这个名字,让我对他有些好奇,但网上那些真的是无稽之谈,因为他已经有女朋友了,而且根据他的描述两人感情很好。”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一定不能再跟他见面了!画展之后立刻回来。”
“好的,父亲,我会如您所愿。”
挂上电话,伊莎贝尔也在觉得很神奇,她可不是第一次跟人合影了,怎么这次炒作出的声势如此之大?
两人都不知道的是,酒店大厅,被记者拦住的威尔逊教授面对关于宁为跟伊莎贝尔暧昧关系的提问时,是这样回答的:“哦?还有这种事么?好吧,我已经老了,年轻人的那些事情我不太懂更不清楚。不过我觉得年轻人的事情,不如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我们不该说三道四。”
这个回答怎么说呢?
像是什么都没说,但又像说了很多,但不管哪种理解,似乎都能说得通那种。
毕竟教授说了,年轻人的事情他不懂跟不清楚,这个回答从科学上来说,非常严谨!
第162章 不过是一次对世界的宣告而已
对于宁为来说并不认为席卷而来的绯闻是件很困惑的事情。恰好相反,对于数论中的研究才是最让他头疼的。
之所以他一直认为自己只是有了阶段性的进展,因为相对于大数据的判断跟分析来说,解决其移动跟交换能力只是最基础的部分。
这涉及到更多基本的问题,比如数据在数学上的精确定义,并且要赋予它数学上的表达,比如其数域类型的数字跟其物理量纲。同时数据的抽象表达跟其关系模型也需要重建。
比如如果把大数据定义为量和质、多样性、存储、检索、提取、计算、语义认知、维护和处理诸方面有别于无类型离散数字的超大规模异构类型化量所构成的一个超结构。那么在构建整个理论之前就需要对这个超结构有严格的定义,才能用数学语言去对整个大数据系统进行描述。
这其中蕴藏的难度是可以想象的。
大数据的基本特征是非结构化、异构、单调增长、非描述性、混合模糊语义,且一致性随时间衰减或熵随时间增加,这些固有的复杂性和极大规模的多维超结构对象,极难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