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那是啥玩意儿?!
终于,在网络上万众期待之下,华夏科学院的网站上挂出了一条极为简短的最新消息。
“经我院半导体所专家经过检测跟验证,华夏前沿智能科技研发中心提供的65纳米d结构射频芯片各项标准均远远超出各项国际标准,且性能大幅度超越了国际同类产品。据了解,三维65纳米制造工艺已基本达到量产条件。”
很快,华夏多个官方微博转载了这条消息,各种大v也闻风出动,开始逐字逐句的解读这条消息。一般而言,官方消息字数越少,消息越大,解读起来自然要更为认真。
比如“提供的65纳米d结构射频芯片”说明了什么?说明宁为宣布的内容并不只是理论上的,而是三月那只小猫又是已经直接搓出来了……
又比如“基本达到量产条件”这句,“基本”两个字含义颇为丰富,但是如果跟65纳米制程结合在一起,就足以倒推一点,起码跟世界一流射频芯片持平的180纳米制造工艺,量产是完全没问题了,至于65纳米用来制造射频芯片?这是疯了吗?人家传统硅芯片只用90纳米工艺也就够了。
所以未来65纳米制造工艺要用来干嘛,大家都懂的!
第289章 凡·之高
对于宁为来说,网上所有的讨论都是浮云。
开发极简eda的经历让他对自己擅长跟不擅长的领域一直把握的很稳。对于非他阶段性主线研究任务的一切,他都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
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依然没变,就是研究人工智能,通过三月构建跟开创一套适应未来人工智能的整套数学理论跟应用方法。通过研究更多的相关数学工具来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
在进行这项研究过程中所有的成果可以说都是附加性质的意外收获。
所以说他研究ns方程,提出了宁为空间研究出了湍流算法之后,他就放弃了继续研究这一方向,去继续解决那些细碎的问题,最终证明ns方程有是光滑的且有唯一解。
在让极简eda具备实用价值之后,便放手不管,让实验室跟华为合作,继续深挖这款eda软件的价值。
现在半导体领域同样如此。既然已经找到了足以替代曾经硅基芯片的新材料,设计出了新结构,并证明了这种新材料跟新结构的确是可行的,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接下来是用这种技术继续做射频芯片也好,是用来设计cu、gu也好,那都不关他的事了。完整的制造程序都已经记录在了实验室的主机跟三月的后台里。具体怎么处理,技术怎么对外授权,那就是陈明才或者陈明才身后那些人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