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页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纳德拉先生,微软愿意跟我们结成微软跟英特尔那种相互促进,互利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吗?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让微软二选一。只是希望未来s系列的版本更迭可以支持我们的芯片,同样未来我们也可以支持微软开发出类似于surface的产品,区别大概就是用上我们的cu,这个建议你觉得怎样?”

……

宁为的话把萨蒂亚·纳德拉整得有些不会了。

一点前戏都没有,就直接问他这个建议怎么样?说实话,萨蒂亚·纳德拉觉得这个建议真的不怎么样。

谈判没有这么谈的,既然是合作,那么合作主体是谁?双方合作能给微软带来什么好处?简单来说,s凭什么要支持你们的新芯片?这些东西都不谈,所以微软为什么要破坏跟英特尔的关系?

站在宁为的角度并没有想这么多,他就只是问问,如果微软觉得双方有合作价值,那么自然有人去谈,这个谈判过程宁为肯定不会参与的。如果微软觉得没有合作价值,那他就按照更复杂的方向去做,无非是自研一套操作系统来配合自家的芯片。

虽然过程肯定很难,但只要有人愿意去做,应该也是能做成的。当然这是一句废话,任何事情如果有人愿意去做,大概都能做成。关键还在于能不能让人愿意去做。

对于市场宁为了解不太多,不过他觉得自己很擅长开头,做一些开创性的东西,让大家感觉到这玩意儿未来极具市场价值,这样的话就不怕没人愿意去做了。

总之,两个人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这很让人苦恼,尤其是对于萨蒂亚·纳德拉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合作能够争取到更多的好处,当然是可以的。而且重新设计一套指令集再到设计架构,最后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芯片上市,一般来说应该会是个漫长的研发过程,只要这个过程足够长,也许还能先争取到足够的好处,至于最后这件事能不能成,那还得另说。

所以萨蒂亚·纳德拉在纠结跟苦恼之后突然觉得这件事情可以谈,可以深谈。

……

“微软的合作伙伴很多,并不只是英特尔,如果华夏能设计出比英特尔更优秀的cu,我们当然是愿意合作的。如果三维硅通管芯片技术能够设计出符合微软标准的cu产品,我们当然愿意支持新结构的cu产品。”

萨蒂亚·纳德拉字斟句酌的说着,语速很慢,因为他需要时间思考该如何以这个契机争取到足够的利益。然后利用时间差,让微软能立于不败之地。几秒的时间他已经想到了三种方案,但他还需要时间权衡哪种方案对微软更有利,同时也对方更容易接受。

只是他话音刚顿了顿,还没有继续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方就抛出了自己的方案:“这样啊,太好了。那这样,回头我会联系相关的单位跟你们联系,大家签一份合同跟授权协议。之后你们把最新s版本的源代码提供给我们,咱们的合作就算正式达成了。对了,不需要服务器版本的,用不上。”

这……

萨蒂亚·纳德拉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都不太喜欢跟对面的华夏小伙谈话了。